2025年6月19日 • 作者:DataPipeline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健康保险行业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和数据驱动已成为险企提升风控、优化运营、强化竞争力的关键。作为人保集团专注健康险业务的核心子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健康”)凭借稳健经营和持续创新,在业内保持领先。
为应对市场竞争加剧和业务复杂度提升,中国人保健康高度重视科技赋能与数据管理能力,启动数据融合平台建设项目,旨在整合分散的数据资源,提升共享流通效率,构建统一、稳定、可支撑实时决策与战略规划的数据底座,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本次平台建设聚焦三大目标:
· 提升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兼容性:为满足多数据库并存环境下的数据融合需求,中国人保健康希望建设一套支持国产数据库与国产芯片的高兼容性数据同步方案,实现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高效互通与稳定集成。
· 实现数据同步的准实时处理能力:项目目标之一是摆脱传统ETL方式的T+1时延限制,推动核心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向实时或准实时方向演进,提升数据可用性和业务响应速度。
· 构建统一的可视化运维平台: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同步任务,公司期望构建统一的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任务全流程监控、异常快速定位和智能告警,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数据服务的稳定性与可管理性。
二、为什么选择DataPipeline
在规划数据融合平台时,中国人保健康对数据同步方案进行了充分评估,结合现有工具使用情况和未来业务发展需求,最终选择了更契合技术现状与信创战略方向的DataPipeline。
· 支持多种数据源接入:原有传统同步工具无法支持PostgreSQL和OceanBase,限制了数据整合范围。DataPipeline全面支持现有异构数据源,补齐同步能力短板。
· 操作便捷,提升效率:原有传统同步工具依赖命令行操作,配置复杂。DataPipeline提供可视化界面,支持图形化管理和监控,显著降低运维难度。
· 满足信创环境适配要求:DataPipeline已在国产数据库和芯片上具备成熟实践,能够满足公司未来国产化替代的技术要求。
三、实施方案
DataPipeline实时数据融合平台适配了传统数据库、GaussDB、GoldenDB、OceanBase、PostgreSQL等多种数据库管理技术,从上游的商保核心系统、社保核心系统、在线客户系统、PICC人保健康APP、健康商城系统等业务系统,向下游的数据仓库持续汇聚各类数据,构建统一、高效、稳定的数据同步通道。该平台的应用,实现了跨系统、跨数据库间的数据实时同步与整合,打破了数据孤岛,显著提升了数据流通效率和数据一致性。依托这一平台,公司能够更及时地支撑数据分析、运营监控、风控管理等核心场景,使数据在业务运营、决策支持和战略规划中发挥更大价值,进一步夯实了数据驱动的运营基础。
实时数据融合平台架构
▶ 构建融合架构,支撑多源互通:通过统一的数据链路配置与任务构建机制,快速打通多系统间的数据同步通道,简化异构数据库之间的集成流程。
▶ 提供高效调度,保障同步时效:通过增量识别与秒级捕获机制,提升同步频率,满足核心系统之间的准实时数据交换需求。
▶ 实现集中运维,提升可视化管理能力:通过全景驾驶舱、任务状态跟踪与异常告警,搭建集中可视化运维平台,增强同步过程的透明度与稳定性。
▶ 符合信创标准,强化平台合规性:平台架构适配主流国产数据库与操作系统,符合金融行业信创规范要求,为未来信息系统自主可控奠定基础。
四、实施成果
目前,项目已稳定运行9个月,有效支撑20多个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融合需求,每日同步数据增量达到GB级别,满足核心系统对数据时效性的要求。通过统一的实时数据融合平台,不仅实现了异构系统之间的高效整合与协同,还成功支撑了多个业务场景的实时数据服务,显著提升了数据流转效率与系统联动能力。
中国人保健康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DataPipeline不仅适配了多源异构数据库,还具备可视化监控功能,并满足了信创要求。它的统一可视化管理界面显著提升了数据查询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有效降低了运维成本。”
释放数据价值,加速业务响应
项目有效支撑了包括商保、社保、客户服务、APP等20多个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融合,显著提升了业务数据的流通效率和时效性。通过准实时的数据服务能力,业务团队能够更加敏捷地响应市场变化、加快产品迭代、优化服务流程,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持续释放实时数据的价值,为业务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降本增效,夯实技术支撑能力
平台以可视化、无代码、集中化的方式替代原有命令行工具和分散式配置,大幅降低了系统开发、自建与运维的复杂度与人力成本。通过统一架构与智能运维体系,提升了数据团队的服务能力和响应效率,使IT部门从基础支撑角色转向赋能型服务角色,为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力技术底座。